园区动态

园区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>园区动态

谁才是真“熊猫”?

无锡动物园|2025-9-26|阅读次数

 今天是9月20日,

恰逢国际小熊猫日

(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)。

许多人一听到“小熊猫”这个名字,

都会以为它们是大熊猫的宝宝。

今天来一场“熊猫家族”的澄清大会!

起初“熊猫”这个名字是属于小熊猫的。

1825年,法国动物学家首次遇见小熊猫,

便将其誉为“自己见过最美丽的动物”,

并命名为Panda(熊猫)。

40多年后,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才被发现,

为了区分,

才将先发现的熊猫改称为小熊猫或红熊猫,

而将后来发现的称为大熊猫。

 

 

01 名字像亲戚,血缘八竿子打不着

 

 

 

虽然名字里都带“熊猫”,

但它俩在分类学上可是实打实的“异父异母”。

大熊猫属于“熊科”,主打一个“黑白配色”,

体型圆滚滚,吃竹子能啃出“咔嚓脆”的音效,

是货真价实的“熊界干饭王”。

 

小熊猫独属于“小熊猫科”,

自带“红棕色皮毛+环状大尾巴”的时尚套装,

吃竹子只挑最嫩的尖儿,

偶尔还会抓只小虫“改善伙食”。

 

 

02 生活习性,各有各的精彩

 

虽然都以竹子为主食,

但它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颇有不同。

大熊猫是日行性动物,喜欢独居,

主要以竹子为食,它们前肢进化出了伪拇指,

有助于抓握竹子。

小熊猫则是夜行性动物,

成对或小群体生活,食性更杂,

其食物包括竹子、水果、昆虫等。

小熊猫吃东西时会用爪子捧着,

像在进行“优雅的下午茶”!

 

03 论“萌点”,各有各的“杀手锏”

如果说大熊猫的萌是“反差萌”,

那小熊猫的萌就是“精致萌”。

大熊猫爬树靠“莽”,

偶尔还会卡在树杈上一脸懵。

走路摇摇晃晃,

像刚学会走路的小胖墩;

吃竹子能把自己弄得满脸都是,

主打一个“不拘小节”。

小熊猫爬树靠“技巧”,

爪子灵活得能在栖架上“走钢丝”;

尾巴还会不自觉地晃来晃去,

萌度直接拉满!

 

 

 小熊猫表面看似在卖萌,

其实它们的一些行为背后有实际原因。

它们有时会吐出小舌头,

看似在“略略略”地卖萌,

其实那是在散热,

或者是在“探测”定位其它动物。

当受到惊吓或感到威胁时,

小熊猫会站起来举起双手,

企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大一点来吓走敌人。

 

小熊猫的生存压力巨大!

由于栖息地减少、环境变化等因素,

小熊猫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,

已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。

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小熊猫尽一份力:

从支持保护项目、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

到帮助提高人们对小熊猫的认识,

都是有益的行动。

让我们共同努力,

确保这抹“火红色彩”能够继续快乐地生活下去!